新闻中心

2025-2031年中国钒市场深度调研与市场年度调研报告

  钒是一种银灰色的金属,属于高熔点稀有金属之列。纯钒质坚硬,无磁性,具有延展性,但是若含有少量的杂质,尤其是氮,氧,氢等,能明显降低其可塑性。钒作为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稀有金属,常以钒铁、钒化合物和金属钒的形式大范围的应用于冶金、航天航空、化工和储能等领域,被称为“现代工业味精”。自然界中,钒很少形成独立的矿物,主要赋存于钒钛磁铁矿、磷酸盐岩、含铀砂岩和粉砂岩中,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钒赋存于铝土矿和含碳物质中(如石油、煤)。

  目前,世界钒生产国大多分布在在中国、俄罗斯、南非和巴西,总计钒产量(包括钒渣外加工)占全球总量≥95%。截至2024年末,全球钒储量约为2200万吨,99%以上的钒矿储量集中在中国、俄罗斯、南非及澳大利亚。在产量方面,2024年,全球钒矿产量为8.6万,较2024年减少了0.08万吨,同比减少0.9%。2024年,中国钒矿产量为53000吨,较2024年减少了1000吨,占全球钒矿总产量的61.63%,占比最大。

  进出口方面,2024年,我国钒铁进出口总额为15.43亿元,2024年下降40.17%至9.23亿元。2024年1-8月,我国累计出口钒产品(折五氧化二钒,下同)6844.87吨,同比下降4.00%;累计进口钒产品4009.39吨,同比下降41.97%。

  在中国,已探明的钒资源主要分布在19个省、市、自治区,主要形态为钒钛磁铁矿和石煤,其中开发经济性以及环境效益较好的钒钛磁铁矿主要分布在四川攀西和河北承德,四川钒矿储量国内占比超60%;含钒石煤分布较广,在陕西、湖南、湖北、安徽、广西和甘肃等地均有分布。

  由于钢铁冶金行业是钒最主要的应用领域,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冶金生产国,自然也成为了是全球最大的钒消费国。长远来看,我国钒行业需求有望维持稳定增长态势。随着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动,“去落后产能,调产业体系”倒逼钢铁企业向特钢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特钢行业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亟需提质增效,作为军工、核电、高铁、汽车等高端制造业的关键原材料的特钢需求将持续释放,从而带动钒行业需求增长。

  共研网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钒市场深度调研与市场年度调研报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绍了钒的概念、产品分类以及钒矿的主要类型;然后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钒行业的发展环境和现状,然后详细统计了钒系产品的主要数据;随后,报告对钒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重点区域、主要企业经营状况等做了细致的分析;最后,报告分析了钒产业的投资状况,并对其发展前途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大多数来源于于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商务部、财政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钒业分会、共研网、共研网市场调研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钒行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钒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上一篇: 惊人发现!四川毛湾里仅1平方公里锰矿资源量打破600万吨 下一篇: 永泰能源:15889万吨钒矿资源行业领先的石煤提钒先锋